奧爾洛夫快步馬(簡稱奧爾洛夫馬)是少有的端莊優(yōu)雅、耐力持久的輕型挽馬,是用多個品種進行復雜雜交育成的,被列入俄國的發(fā)明之一。 奧爾洛夫其人 沙俄皇家軍事高官阿列克謝·奧爾洛夫因培育馬種而聞名,被后世譽為“育馬家”,他共有兄弟5 人,其排行老二。1762年,因與其長兄格里高里·奧爾洛夫幫助葉卡捷琳娜發(fā)動宮廷政變,使葉氏成為女皇有功,被授予伯爵稱號。1770年因在俄土戰(zhàn)爭中指揮得力,獲切什梅(俄音譯為切司門)海戰(zhàn)大捷,阿列克謝·奧爾洛夫被授予切司門斯基公爵稱號,并在其姓氏后面御賜加上“切司門斯基”。兩次立功,使其家產(chǎn)更加富有。 奧爾洛夫馬的起源 在世界上的輕挽馬中,有以專跑快步比賽而聞名的,奧爾洛夫快步馬便是著名的品種之一,也是俄羅斯及原蘇聯(lián)的代表馬種。這一優(yōu)良品種的成立,首先要歸功于俄羅斯杰出的育馬家奧爾洛夫·切司門斯基伯爵和他的親信助手薛西金。 奧爾洛夫早在1760 年代就在距莫斯科30 公里的地方擁有一所馬場,在那里繁育當時有名的種馬。奧爾洛夫從俄土戰(zhàn)爭結束歸來,從阿拉伯和土耳其運回30 匹種公馬和若干母馬,除了把其中18 匹給了宮廷里的皇家馬場外,有12 匹公馬和9 匹母馬留在了奧爾洛夫伯爵自己的馬場。在帶回的一批阿拉伯馬中,除了一匹特殊的、非常出色的馬外,其他的馬都是走海路運回來的,這匹特殊的馬由軍士專門護送,通過陸路從阿拉伯途經(jīng)土耳其、匈牙利和波蘭運到莫斯科,歷時2 個年頭,這是一匹銀白色的公馬,叫“斯美湯卡”,它比通常的馬匹多一對肋骨(即19 對肋骨),這被認為是奧爾洛夫馬的始祖。 赫列諾夫馬場 奧爾洛夫在1778 年把莫斯科附近的馬場遷到沃羅涅日州,并建立了赫列諾夫種馬場。該馬場無疑是培育奧爾洛夫馬的搖籃,這一階段是培育奧爾洛夫馬的關鍵階段,可以分為3 個時期: (1)奧爾洛夫時期,即1778—1807 年,從建場到奧爾洛夫伯爵逝世; (2)薛西金時期,1807—1831 年。奧爾洛夫死后,將巨額遺產(chǎn)全部轉給其唯一的女兒——安娜·奧爾洛夫,但在技術上管理馬場的是薛西金,此階段是繼承和完善的階段; (3)后薛西金時期,從1831—1845 年歸屬國家所有。 “巴爾斯一號”(1784—1808) 因嫌青色的“斯美湯卡”公馬不夠強大,故和丹麥母馬交配,生出公馬“保爾堪一號”(1778 年生),仍嫌后者速力不夠,又和從荷蘭買來的青色快步母馬交配,于是在1784 年獲得“巴爾斯一號”(青色公馬)。它后來是一匹杰出的種公馬,體高達162.5cm,快步流暢而有力,由此奠定了本品種的初基。“巴爾斯一號”育種用達17 年,留下很多后代,其中尤以“列別茲奈一號”(1794 年生,黑色)、“列比奇一號”(1804 年生,青色)等為最佳,兩匹馬的母親均是阿拉伯- 梅克倫堡雜交馬。 育種理想 奧爾洛夫的育種目標是想培育出一種體格強大、外形優(yōu)美、善于快步、還能在冰雪中拉雪橇的挽用馬,以迎合當時俄國貴族及地主們的愛好。在創(chuàng)造這個品種時,運用了巧妙的雜交,嚴格的選種,以近親繁育的方法固定其中理想的類型,建立了多個品系和品族。此外在調教方面也十分重視,并經(jīng)常由奧爾洛夫本人駕馬車跑424 米急速的快步,四次達1696 米,而且時常舉行16—21 公里的快步駕四輪車或駕雪橇調教。 種馬不外傳 奧爾洛夫在世時,馬場完全和外界斷絕育種上的關系,場內(nèi)的種馬絕不出售,只有不適用的公馬才出場,出場前要閹割。據(jù)說,后來的沙皇亞歷山大一世想要一匹赫列諾夫馬場的公馬,而令他啼笑皆非的是牽給他的竟然是一匹騸馬。奧爾洛夫伯爵對于赫列諾夫馬場十分苛刻,一直延續(xù)到他女兒安娜·奧爾洛夫接管的時代,不過有少數(shù)母馬落入大地主的牧場。 無限榮譽 1845 年赫列諾夫馬場被帝俄政府收購為國有馬場,從此才通過配種站把種馬分布到俄羅斯中部和北部的農(nóng)村,并得到農(nóng)民的歡迎,同時在俄國各個馬場廣泛繁殖,隨后幾乎占領了俄國各個地區(qū)。在19 世紀末葉西歐多個國家輸出,載譽于1889 年與1900年巴黎世界博覽會,從此揚名世界。奧爾洛夫快步馬也多次輸入中國,用于純繁、改良、輕駕車比賽和騎乘,受到良好的贊譽。對于奧爾洛夫馬,俄羅斯專家的評價是:既惟命是從,又有大將風度;既樸實無華,又典雅高貴。俄國著名畜牧學家?guī)炝兴鞣蛟谧约旱难葜v中說:誰也無法否認,在我們國家的任何一個城市或鄉(xiāng)村,幾乎所有的挽馬都經(jīng)過奧爾洛夫馬血液的改良,這樣看來它對于俄國馬業(yè)的貢獻要比其他品種加起來的貢獻還大。 受挫與振興 在19世紀后半葉,在美國培育出美國標準馬。于19 世紀末引入俄國,它是比奧爾洛夫更快的快步馬。于是,在俄國掀起了用奧爾洛夫馬和美國標準馬生產(chǎn)雜交馬的浪潮,因為雜交馬的速度可以勝過純種的奧爾洛夫馬。但是也有眾多奧爾洛夫馬的忠實信徒,想盡辦法繼續(xù)保護和培育純種的奧爾洛夫馬。 后來,不少奧爾洛夫冠軍馬的出現(xiàn),恢復了人們對奧爾洛夫馬的信心。比如,1904 年,誕生了一匹最偉大的奧爾洛夫馬,叫“克列貝什”(公馬),它創(chuàng)造了13 項紀錄、79 次參賽、55 次獲得冠軍,在與美國標準馬的對決中,它擊敗了美國馬,它的記錄讓整個俄國引以為榮,被評為“世紀之馬”。它是如此出色,以至于在它生前就擁有兩座青銅雕像,一處在莫斯科的蘇聯(lián)國民經(jīng)濟展覽館,另一處在莫斯科第一種馬場。 外貌特征與能力 一般言之,頭形適中而美,面部有時稍隆,額廣、頸長而彎舉,似“天鵝頸”;鬐甲高,背長直,腰強壯,尻稍低,胸深廣;四肢肌肉發(fā)達有力,關節(jié)堅固;前膊及脛部較長,蹄質硬而大。時有短系,距毛不長,鬃尾發(fā)達、茂密。外貌缺點:濕潤,前肢外向,青色馬遇有黑色素瘤。毛色以青毛為主,黑毛、騮毛次之,亦有栗毛。 公馬體高平均為160.9cm,母馬為157.4cm。奧爾洛夫馬悍威屬于強悍,性情溫馴而活潑,繁殖性能好,對嚴寒氣候適應性強,并能很好地適應不同的風土環(huán)境。它能走優(yōu)越的快步,但在比賽中速度比俄羅斯快步馬和美國標準馬要慢。 結語 奧爾洛夫快步馬是一個了不起的品種,也是勤勞、智慧的俄羅斯民族第一個自主繁育的優(yōu)良馬匹品種,是其民族的靈魂和民族精神的象征。 |
©2011-2025 馬術在線 (京ICP備11042383號-3) E-mail:horsemanship@vip.sina.com